5月的第一個周六下午,合肥路196號舊改基地會議室里坐滿了人,此刻距離開會時間還早。除了居住在滬的本地人,他們有的從四川趕來,還有的專程從日本回國,為此接受了健康隔離。對他們來說,即將開始的座談是件大事兒。
這些與會者,戶口都落在黃浦區(qū)44街坊。那是一處位于上海時尚購物地標“新天地”地塊中的二級以下舊里,緊靠馬當路,南北縱深不過百米,東西向更是狹窄。因規(guī)模太小被納入上海舊改“零星地塊”,是上海舊改的“老大難”。
盼了許多年,44街坊在今年終于迎來舊改。本月,上海市住建委宣布全市大規(guī)模舊改進入收尾,零星地塊攻堅戰(zhàn)全面打響。作為“打頭陣”的,亦是黃浦今年首幅啟動的零星地塊,44街坊舊改有何不同?
所有地塊一視同仁,依法依規(guī)就能成
44街坊夾在SOHO復興廣場和住宅小區(qū)之間,只有“薄薄一片”,共有82個房屋權證,涉及315個戶口,和動輒擁有數(shù)千戶居民的成片舊改地塊相比,實在是“小如麻雀”。
“其實這里和大規(guī)模的舊改地塊沒什么不同,依法依規(guī)就能水到渠成!蔽覀儾稍L時,無論是征收負責人還是具體操作的項目經理、經辦人,無一不信心滿滿。為何如此堅定?我們在44街坊蹲守3天尋找答案。
上海舊改地塊征收,有一套清晰流程,必須經過兩輪征詢。第一輪要征求居民意見“是否愿意改造”,若超過90%的居民同意,政府部門就會出臺相關的征收補償征求意見稿,根據居民的建議適當調整,之后還要根據入戶量房的面積,出具每套房屋的征收價格。第二輪征求意見,要看居民是否接受改造方案,若簽約率超過85%,即為征收生效。
這次座談會,就是根據規(guī)定,在征收補償征求意見稿公示期間,用來聽取居民意見的。
14時,會議時間到,張國樑準時出現(xiàn),環(huán)顧一周,似乎在找人。他是負責44街坊征收工作的上海市黃浦第一房屋征收事務所總監(jiān),干征收工作37年,拿到過全國勞模的榮譽。他的勞模工作室為上海舊改提供過許多創(chuàng)新方法,有的還推廣到外地。
在場不少老百姓,就是沖著他的名號過來聽講。因為44街坊涉及的權證數(shù)少,座談會只需連開兩天,但反響熱烈,70多個權證戶報名,占比超過九成。
會后,張國樑才告訴我們,他是在找3位老太太。雖然只有一面之緣,但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。去年,張國樑在不遠處的70街坊召開居民座談會,老太太從44街坊趕來旁聽,會后特意找到他,希望他向區(qū)里反映44街坊想要動遷的迫切愿望。
“在繁華的市中心還要過著拎馬桶的日子,確實心酸。但當時大家對44街坊還沒有征收信心,畢竟面積太小了。” 沒信心也正常,因為規(guī)模、規(guī)劃和資金問題,零星地塊一直被稱作“遺忘的角落”,改造速度緩慢。即便征收成功,由于地塊太小,開發(fā)商看不中,最后只能轉為公益性功能地塊。對征收主體政府來說,這筆巨額征收費用無法平衡,長此以往難以為繼。
當時,張國樑心里沒底,但嘴上還是打趣道:“我一定向區(qū)里反映,但不要到時候我們過來征收,你又不想動遷了!崩咸残Γ骸翱隙ú粫,熱烈歡迎!
從2019年上海啟動“市區(qū)聯(lián)手、政企合作”舊改新模式以來,所有舊改地塊的兩輪征詢從未低于90%,有的甚至拿到“雙百”。這些地塊都是體量龐大的成片二級以下舊里,“零星地塊”的表現(xiàn)會有不同嗎?
第一輪征詢的簽約率解答了我們的困惑:今年時機成熟,44街坊啟動舊改,首輪征收簽約率一舉達到97.62%。
“其實,零星地塊的征收和其他地塊沒有太大不同。對我們來說,不管是地塊大小,參考的政策法規(guī)是一致的;對居民來說,每幅地塊的絕大多數(shù)人都支持舊改。”張國樑認為,最重要的原因是,“陽光”政策推了十多年,上海舊改變得越來越規(guī)范,透明度和公平度高,老百姓也越來越能接受舊改!吧钤诹阈堑貕K上的居民更能體諒和接受征收方案。他們知道零星地塊征收的難度,如果只看商業(yè)利益,這里是完全沒有利益可圖的”。
“十四五”期間,上海將完成零星地塊舊改,今年是開局之年,44街坊是否會成為同類中的參照范本?工作人員不假思索:“范本已經有了,就是陽光動遷(征收)。所有地塊一視同仁,依法依規(guī)辦事,加上居民支持,這就能成。”
戶均“聲音”更大,考驗征收精細度
在上海各區(qū)中,目前黃浦承擔的舊改任務最重、難度最大,今年內要完成舊改征收兩萬戶。張國樑團隊負責的接近萬戶,因此常常要在各個基地的居民座談會連軸轉,一站便是一兩個小時。盡管已經帶出了成熟的項目經理,自己也將近66歲,盡管44街坊只有300多位居民,他還是堅持到場親自給居民解答。
“零星地塊考驗的是征收工作的精細度。82個權證,代表82張票,1張票就占到1.2%。在大地塊里,十幾戶的占比并不大,但在小地塊里,要是有15戶居民因為我們的工作沒做到位而投了反對票,那征收就沒法順利推下去,損失了其他居民的利益!睆垏鴺耪f。
開會之前,我們在44街坊走了走。這里沿街立面相對整潔,不少居民將房屋出租給咖啡店、美甲店、餛飩鋪子,人氣還不錯。從小門走入,才看到舊里的真實面貌:兩棟房屋之間“窗戶對窗戶”,只留下“一線天”。一些居民已經搬離,空蕩蕩的屋內,即將剝脫的天花板尤其醒目,還有一些多口之家,擠在幾平方米屋子里。
會上,居民們也針對這些情況發(fā)問:“搭了一間三層閣樓,房屋面積能不能算進去”“我家只有十平方米,卻有兄弟姐妹們十幾個戶口,補償款怎么分配”“小地塊征收待遇會不會好一些”“租金收入也很可觀,被征收會不會不劃算”……
坐在我們身邊的秦阿姨是位云南回滬知青,她擔心安置房太遠,自己年紀大了,就醫(yī)不方便。73歲的強大爺更是找到我們反映,兒子離異,兒媳的戶口還在家里,會不會影響補償款的分配。
26歲的嚴冰是見習項目經理,從經辦人崗位開始鍛煉,如今已經很有經驗,一遍一遍給大伙兒解讀政策。他還給秦阿姨、強大爺各提供了一套解決方案。
“今天居民的問題還不夠犀利。”會后,張國樑復盤時告訴我們,下次工作人員接待居民還是要更主動些。他所說的主動,就是不回避老百姓關心的,哪怕是最尖銳的問題。
“做征收群眾工作,就是要很直白地告訴老百姓,怎么保護自己,給他們分析,怎樣對自己有益”。張國樑說,所謂精細,不僅要全流程服務居民,還要把居民想不到的問題也主動拋出來,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,才能把征收政策落地最基層。
300多位居民,座談會連開兩天,不能挑一些居民代表參加“省點事”嗎?工作人員很堅決:“舊改是個專業(yè)活兒,不了解的居民只能找人打聽、道聽途說。座談會本身就是征收所跟居民交流的好機會,不能放棄這塊陣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