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視網消息:雖然這輪南方的強降雨帶北抬離開華南地區(qū),但防汛仍需要特別重視。根據預測,今年汛期我國氣候狀況總體偏差,極端事件偏多,區(qū)域性暴雨洪澇重于常年。
國新辦就水旱災害防御有關情況舉行發(fā)布會。
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(fā)布會上,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,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,共有148條河流發(fā)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,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均發(fā)生今年第1號洪水,局部地區(qū)發(fā)生了洪澇災害。今年要重點關注防范水旱災害防御領域面臨的超標洪水、水庫失事、山洪災害“三大風險”。
從氣象方面看,今年全國降水總體呈“南北多、中間少”分布,將會形成5個主要多雨區(qū)和3個主要少雨區(qū)。南方多雨區(qū)主要位于華南北部至江南大部和貴州東部,北方多雨區(qū)主要分布在黃淮至華北大部和東北大部,以及內蒙古西部至西北中北部等地。
與常年同期相比,黑龍江東部、華北東南部、山東大部、河南北部、江西中北部、湖南東部等地區(qū)降水偏多2~5成,內蒙古西部、甘肅西部部分地區(qū)偏多5~8成,暴雨過程和暴雨日數多于常年同期,洪澇災害重。
水利部水文水資源監(jiān)測預報中心負責人劉志雨。
水利部水文水資源監(jiān)測預報中心主任 劉志雨:對洪水的預測,我們預計長江中下游、珠江流域西江、海河部分水系,松花江、遼河等地區(qū)可能發(fā)生較大洪水,黃河上中游、太湖、淮河等地可能發(fā)生區(qū)域性暴雨洪水,防汛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。
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隱患就是臺風帶來的疊加效應,根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,2020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臺風個數為26~28個,較常年略偏多;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為7~9個,較常年7個略偏多,強度偏強,臺風活動路徑對華東和華南東部沿海影響較大。
今年第2號臺風即將在菲律賓海域生成,明天上午將進入南海東北部海面上,逐漸向廣東中部到海南東部一帶沿海靠近,預計14日左右登陸,如果登陸區(qū)域在兩廣地區(qū),就會和上一輪降水的區(qū)域產生重疊。
與常年相比,今年的防洪防汛形勢更為嚴峻,那么抗洪防汛的能力有沒有更強?是否升級了更為科學的手段應急救援呢?來聽聽專業(yè)人士的回答。
針對超標洪水,各地水利部門在6月底前編制完善江河和城市的超標洪水防御預案,將水庫大壩安全責任落實到人。目前,我國有5級以上堤防30多萬公里,水庫98000多座,還有超過10萬多座閘壩、11萬余座水文站。
今年汛前,水利部派出工作組對這些工程逐一檢查,并在財政部支持下,安排4.9個億,補助地方對水毀水利設施進行修復,目前全國總體完成了99.2%。
隨著更多新技術應用,洪水的預報期從原來的一天延長到三天。1998年,水利部門收集全國3300個站點的信息需要2個小時,作出不到100個站點的預報需要4個小時。而目前,收集全國11萬處站點的實時信息,大概只需要10到15分鐘的時間,制作或發(fā)布全國930條河流2300個站點的預報,只需要2小時左右。
水利部副部長 葉建春:加強了監(jiān)測預警設施設備的維護完善,預警發(fā)布機制的完善,依托“三大運營商”開展面向社會公眾的預警服務。
救援能力提升方面,消防部門組建了抗洪搶險專業(yè)隊伍,其中省級救援隊31支,支隊級救援隊119支,站級的救援分隊是2088支,選拔了各類的專業(yè)隊員是2萬多人。
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特種災害救援處工程師 熊偉:除了開展水域救援技術訓練以外,我們在舟艇駕駛、無人機的操控、急流救援、繩索救援、潛水救援等關鍵崗位的這些救援隊員,全部通過了專業(yè)機構的培訓考核,實現了持證上崗。
除了救援人員的能力更為專業(yè),在設備投放上,應急管理部也根據各地不同情況,因地制宜布置專業(yè)設備。
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特種災害救援處工程師 熊偉:省級支隊級救援隊伍都配備了無人機、水上救援機器人、水下聲吶等高新裝備,在內蒙古、四川、西藏等泥石流災害多發(fā)的地區(qū),配備了機動靈活的氣墊船,在河北、山東、浙江等內澇多發(fā)地區(qū)配備了大功率的排水排澇設備。
為提升救援效率,目前各部門之間加強了應急聯動,當江河超警超保時,水利部門就會向應急管理部通報預報信息。
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特種災害救援處工程師 熊偉:之前我們消防救援隊伍屬于被動接警,就是我們接到群眾報警以后,才會組織力量趕赴現場進行救援,而現在我們這樣的工作機制建立以后,在得到災情預判的情況下,我們會在可能發(fā)生洪澇的地區(qū)預置我們的專業(yè)力量,也就是我們的專業(yè)力量等著災害來,等著災情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