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(wǎng)客戶端北京8月28日電(記者 闞楓)針對輿論中“魯迅文章在語文教材中大撤退”的言論,新編語文教材主編、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28日回應稱“沒那回事”。他表示,新教材中,魯迅作品依然保留了一定比重,不存在“大撤退”的情況。
教育部統(tǒng)一編寫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、語文、歷史教材,將于9月1日在全國投入使用。中新網(wǎng)記者 闞楓 攝
記者從教育部獲悉,教育部統(tǒng)一編寫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、語文、歷史教材,將于今年9月1日在全國投入使用。
據(jù)介紹,新編語文教材采取“語文素養(yǎng)”和“人文精神”兩條線索相結(jié)合的方式編排教材內(nèi)容,“語文素養(yǎng)”重在聽、說、讀、寫基本知識和能力,“人文精神”重在選文的思想性,發(fā)揮語文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,以文化人。
此外,新編語文教材增加了古詩文的數(shù)量,小學語文有古詩文129篇,初中語文古詩文選篇132篇。
“這其中包括了文言文和古代詩詞,還有部分古典名著的閱讀,如果從課文的數(shù)量來看,小學的增幅比較大,達到30%,初中的數(shù)量跟以往基本相當!
溫儒敏稱,增加古詩文主要是加強傳統(tǒng)文化的傳承,另一方面也是教學的需要,“小學階段孩子們的記憶力最好,一些文言文可能他們不太理解,但是,讓他們多讀多背多說,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。”
此外,對于近年來輿論中有關(guān)“魯迅文章在語文教材中大撤退”的言論,溫儒敏回應稱“沒那回事”。
他透露,新語文教材中,小學選入兩篇魯迅作品,包括《少年閏土》等,初中選入六篇魯迅作品,包括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》等,這一數(shù)量與過去教材相當。
溫儒敏說,十多年來,教材結(jié)構(gòu)在變動,例如高中,1.75學年是必修,1.25學年為選修,必修課總體減少了,魯迅作品也相應減少一些,有的是放到了選修課中。新教材中,魯迅作品依然保留了一定比重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