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北大鼓第一人:寶刀不老 生活卻十分窘迫
2016-11-04 06:17:00 來源:央廣網
央廣網宿州11月4日消息(記者孫永政 李凡)在安徽蕭縣,淮河以北黃河以南,周明漢演繹的淮北大鼓稱第二,沒人敢稱第一,周明漢在這片蘇魯皖豫接壤的曲藝界可謂名聲大噪。11月3日,記者幾經打聽,前往蕭縣孫圩子鄉(xiāng)周洼村去拜訪這位淮北大鼓的第一人。
汽車連續(xù)轉彎,駛入了周洼村。在村子的深處,道路泥濘,人家稀少,周明漢的家就居住在村子的盡頭。
初進周明漢的家,院子稀落、極其簡陋,家里沒有一件像樣的電器,年滿80歲的周明漢和老伴相依為命。這不禁讓記者對這位淮北大鼓第一人的現(xiàn)狀大吃一驚。
聽聞記者慕名而來,周明漢和老伴刑蘭英、師叔周鼎裕、徒弟孟祥云紛紛演奏了一段淮北大鼓的唱段,為來訪的記者們呈現(xiàn)了一場視聽盛宴。
周明漢在演奏淮北大鼓劇目《白猿盜桃》(央廣網記者 孫永政 攝)
刑蘭英演奏淮北大鼓戲劇目《關公辭曹》(央廣網記者 孫永政 攝)
周鼎裕演奏淮北大鼓戲劇目《隋煬帝觀花》(央廣網記者 孫永政 攝)
孟祥云演奏淮北大鼓戲劇目《賈寶玉探病》(央廣網記者 孫永政 攝)
幾位老人已經好多年沒有演奏大鼓戲了,然而當他們敲起鼓、打起板,一切旋律又都熟悉起來。雖然幾位老人都已年過七旬,然而他們的演唱朗朗上口、情感飽滿,讓傾聽的記者們贊不絕口。
幾位老人向記者講訴自己與淮北大鼓的故事(央廣網記者 孫永政 攝)
一面鼓、一副板、一張嘴,這就是淮北大鼓的全部家當。這種以唱為主、說為輔的藝術形式,因其高亢婉轉的唱腔、詼諧幽默的語言以及濃郁的地方特色,曾經深受黃淮一帶群眾的喜愛。
周明漢在淮北大鼓的演變中起著重要作用,編劇、唱戲、逐漸形成淮北大鼓的獨特風格,淮北大鼓第一人的稱號也實至名歸。據周明漢介紹,自己的創(chuàng)作能力很強,從兩漢戲唱到隋唐、兩宋......“一部戲一唱就是幾個月,我每次都在結局中留著懸念,所以吸引了很多人來聽”周明漢說。他的學生也是桃李滿天下,請求他為梆子等戲劇創(chuàng)作的人也不在少數。
然而,就是這樣一位技藝高超的民間藝人,既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也沒有在戲曲文藝界發(fā)揮余熱,如今在生活上也陷入了窘境。
周明漢家里簡陋搭建的廚房(央廣網記者 孫永政 攝)
周明漢和老伴刑蘭英(央廣網記者 孫永政 攝)
說起生活窘迫,兩位老人顯得有些無奈。據周明漢介紹,上世紀70年代自己所在的曲藝社解散,社員們去農村勞動,自己的城市戶口也被取消。后來老人又重新回到城鎮(zhèn)時,當地文化館、文化局拒絕接收,沒有給他們提供住房和工作,F(xiàn)如今,老人在城市既沒有養(yǎng)老保險金,在農村也沒有耕地和低保,只能靠著子女的贍養(yǎng)維持生計。
周明漢于27年前向上級部門提交的申訴(央廣網記者 孫永政 攝)
培養(yǎng)了一批批戲劇表演人才、為地區(qū)的戲曲事業(yè)發(fā)展做出突出貢獻,如今的周明漢在生活上卻得不到保障。據周明漢介紹,為了解決生活窘境,自己多次向相關部門提起申訴,然而一直都沒有得到解決。“腿都快跑斷了,也沒有人替我解決”周明漢說。
周明漢寫下對于淮北大鼓未來發(fā)展的希冀(央廣網記者 孫永政 攝)
關于淮北大鼓的未來,老人寫下:“淮北大鼓一定要發(fā)揚光大”。
編輯:王文偉
關鍵詞:淮北;大鼓;周明漢
記者從淮北供電公司獲悉,2015年12月28日淮北供電公司將對部分地區(qū)實施停電,涉及順和養(yǎng)殖場、程莊和大豐選煤等地用戶。
2015-12-26 15:15:00
淮北師范大學一位即將畢業(yè)的女大學生馬雅琦和異地相戀了四年的男友舉辦了婚禮。近百對校園“志愿者”伴郎伴娘為他們送上了祝福。然而美中不足的是,當天上午新人準備進入校園的舉行儀式的時候卻遭到校方阻止。 不過,一直以來,對于在校大學生能否結婚這個問題,社會各界都有不同的看法。而普遍來看,選擇在就讀期間結婚的大學生并不多。那么海外高校的大學生,他們又會作出什么樣的選擇?
2015-05-23 13:12:00
昨日上午9點多,淮北師范大學大三學生張瑋(化名)打開宿舍門,眼前一幕讓他大驚失色,“我看到寢室的地上一灘血,同寢室的一名同學捂著脖子,手上全部都是血!薄 k案民警張警官介紹,該男生可能是試圖自殺,原因正在調查。
2015-05-23 06:43:00
參與討論
我想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