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廣網海南州9月6日消息(記者劉澤耕)“1993年,我兒子結婚的時候,我變賣家里的牛羊和莊稼,東拼西湊準備了20多萬元,購買了水獺皮、珊瑚等等配飾作為婚嫁彩禮!痹谇嗪J『D喜刈遄灾沃葙F南縣塔秀村,記者見到了村民李加太,回憶起兒子結婚時講排場、搞攀比的不良風氣,李加太說,如今的婚禮大有改觀,“今年我孫子籌備婚禮,只花費了幾千元購置了5件藏袍。”
據了解,在1996年前,塔秀村的一些陳規(guī)陋習讓村民們背上了沉重的經濟重擔。記者通過村委會留存的資料圖片看到,過去村民身著羊皮羊絨制成的藏袍,胸前佩戴堂皇富麗的紅珊瑚、腰上系著鑲滿炫彩奪目的銀牌裝飾……金玉珠翠樣樣造價不菲。村民戲稱塔秀村的姑娘出嫁時,身上“背”著一輛小汽車。這樣的不良風氣導致一些家庭因婚致貧,更讓貧困戶的生活雪上加霜。
近年來,一股破陳規(guī)、除陋習、講文明的時代新風在塔秀村蔓延開來。貴南縣塔秀村始終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,通過完善村規(guī)民約、強化村民自治、推進鄉(xiāng)風文明、破除陳規(guī)陋習等措施,激發(fā)廣大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內生動力,走出了一條“精神扶貧”助力脫貧攻堅的新路子。塔秀村黨支部積極落實新規(guī)定,倡導新風尚,尤其是村民在舉辦婚喪嫁娶期間,嚴格遵守村規(guī)民約相關制度,厲行勤儉節(jié)約,反對鋪張浪費,抵制封建迷信,摒棄歪風陋習。如在婚嫁彩禮上明確規(guī)定“不得超過5000元,陪嫁控制在5頭牛或15只羊以下”,在辦理喪事時明確規(guī)定“不予擺放手抓肉和各類飲品”。
塔秀村的圖書館(央廣網記者 劉澤耕 攝)
據了解,農牧業(yè)是貴南縣的基礎產業(yè)和主導產業(yè)。貴南縣在完善扶貧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,堅持抓“精神脫貧”引領,筑牢群眾思想根基。制定《貴南縣關于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的指導意見》,對婚嫁、彩禮、人情消費、宴席、喪葬等花費根據不同民族習俗提出參考限價,切實減輕農牧民負擔。
貴南縣副縣長任欠本:“產業(yè)上我們帶領群眾轉變生產觀念,推進數(shù)字化、規(guī);、集約化飼養(yǎng)模式,推行高效養(yǎng)殖技術,老百姓收入明顯提升。另外我們積極引領老百姓轉變消費觀念,引導牧民將一些不合理的開支投入到生產中,增加收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