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廣網北京1月21日消息(記者呂紅橋)據經濟之聲《天下財經》報道,昨天,互聯(lián)網圈發(fā)生了一件看似離奇的事兒。在眾多企業(yè)都在想方設法吸引用戶,擴大流量的同時,巨頭騰訊啟動了一個項目,聲稱要讓科技向善,還要幫用戶遠離手機,戒掉“手機癮”。葫蘆里究竟賣的什么藥?
引導技術和產品放大人性之善
騰訊的T項目,是科技向善項目的簡稱。這個項目意在構建一個跨界的研究、對話與行動平臺,讓社會各方意識到科技帶來的諸多問題,并引導技術和產品放大人性之善。為了啟動這個項目,騰訊是煞費苦心。很早之前,騰訊老板馬化騰就說過,如果沒有微信,騰訊早就玩兒完了,但在T項目啟動的現場,一名職場媽媽首先就出來控訴,說微信疏遠了她和兒子的母子之情。
樊燕說:“在我們現實生活中,他跟我們家人在一起交流的時候,三言兩語就把我們給打發(fā)了。他給他的同學發(fā)的所有狀態(tài)一個不落地都點了贊,評論里他所表達的語言非常風趣。那一刻我就在想,這是我兒子嗎?”
接著,騰訊找來了一名女大學生,她講述了社交軟件如何讓她和閨蜜徹底決裂。后來,連已經退休的騰訊創(chuàng)始人之一張志東也現身說法,直指過度使用手機、電腦對身體的危害。
張志東坦言:“這兩三年來,我發(fā)現我的腰、我的眼睛、我的脖子,這些部位的問題都在加重,所以去年我開始試用了一個工具,它可以統(tǒng)計我的手機一天點亮了多少小時。”
產品優(yōu)劣標準正在發(fā)生變化
互聯(lián)網巨頭竟然用反面教材,幫人戒手機癮、網癮,這讓很多人看不明白。一方面,我們都知道工具中性的說法,就是說任何工具本身并沒有善惡之分,而是取決于使用工具的人,從這一點來說,科技向善似乎是個悖論。對此,記者也采訪了一些專家。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(fā)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澤奇認為,科技向善其實還是人的向善,互聯(lián)網巨頭“自黑”,說明判斷產品好壞的標準在變化。
邱澤奇說:“當你突破人類社會倫理的時候,你在技術標準上即便有再好的表現,你的跑分即便再高,你也不是一個好的產品,因為產品最終是為人類服務的!
另一方面,也有人說,幫用戶戒“手機癮”可能會導致用戶活躍度下降甚至流失,這對互聯(lián)網企業(yè)來說是致命的,不符合企業(yè)經營的目標。不過,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卻認為,這恰恰是為企業(yè)的長遠在考慮。
司曉稱:“簡單說就是一個產品是追求長期還是短期的問題,我覺得一個好的產品、真正人性化的產品,短時間用戶時長的下降,包括收入的下降,其實不會對產品造成長久影響,哪怕別的公司都沒有追隨你。當然,更理想的狀態(tài)是大家在人性的角度都多一些人文關懷,在同樣的維度去做競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