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--題記

  日子不聲不響地過了夏天,來到了秋天。

  王維筆下流淌過“空山新雨后,天氣晚來秋”的清淡自遠,初唐四杰的王勃則登高望遠,發(fā)出”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“的感嘆。

  一切的秋意,在此地,都融入了崇明島·大愛城,凝聚在農(nóng)道有機公園的花草樹木中。秋意正起,步入森林學院,微風拂面,陽光溫柔。

  枝蔓茂密的香樟中,在微風中搖曳身姿,荷花木蘭依然綠意濃濃,繡球花,向日葵,薄荷迎風擺動,香氣襲來。漫步在林蔭小路上,方才感覺古人所云的“曲徑通幽處,禪房花木深”的意境。

  步履之間,處處可見大愛人的用心良苦,從樹上手工的風鈴,用啤酒瓶子做成的藝術墻體,精心打造的木屋,路邊種植的繁花種種,點點的藝術取自于自然,和自然融為一體,和諧統(tǒng)一。

  到處花紅柳綠,古風撲面,漫步于香樟碎木屑的小徑上,長江漂浮木做成的路邊石,已然有劉禹錫那種詩意:

  淮海多夏雨,曉來天始晴。

  蕭條長風至,千里孤云生。

  徘徊間,不覺得讓人憂思兩忘。

  樹木間,有來自遙遠英倫的友人史密斯先生帶來英國本土材料,親自示范,一絲不茍,做成森林學院獨有的英倫面包爐,別具一格。

  漫步向前,謂之土灶燒烤,或假日,攜友人家人于此,生火做飯,動手燒烤,體味自做的美食,樂哉其中。土灶曾是中國傳統(tǒng)飲食文化的根基,養(yǎng)育了華夏文明,如今,土灶在森林學院重現(xiàn)江湖,帶有煙火氣的美食里,好吃的不僅是滋味,還有一份對家的懷念。

  森林學院的前側有一優(yōu)雅之所,遠觀之一木屋立于草地樹木之間,謂之香茶雅室。居于此,品一杯帶有森林氣息的清茶,感受一下傳統(tǒng)的茶道文化,令人心曠神怡。

  前方,風格旖旎,蟬鳴蛙叫,樹木森森,一條小河蜿蜒而流,此處為“放肆之所”——摸魚釣蝦池,F(xiàn)場歡聲笑語不斷,朋友們滿載而歸,載著滿滿的喜悅。

  森林學院右側的童話舞臺,是一個夢幻般的所在,此地經(jīng)常舉行各種文化活動,特別是邀約小朋友參與其中,朗讀比賽、端午節(jié)詩詞大賽等等,讓到來的每一個感受傳統(tǒng)文化,讓他們心中的夢想啟航,在這里收獲的是朋友和歡樂,文化與傳承。

 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,在如此有著文化氣息的森林學院,一座座簡易的書屋正在改造中,在未來,一杯清茶,幾本書,席地而坐,與天地同醉。

  遠處的田野,有朗朗讀書聲,高朋滿座。

  玉蘭花開無暇,充盈著人內心的純潔。香樟樹隱忍而廣饒,胸懷吐納天地。此處是森林學院的精髓所在——大愛課堂。

  追逐光的人,光明一直在身

  相傳孔子當年坐在杏壇上弦歌講學、教弟子讀書,就是所謂的杏壇講學。此地有一棵挺拔高聳的檜樹,相傳為孔子親手所栽。壇前有四棵杏樹,謂為杏壇。

  意大利畫家拉斐爾·桑西于1510~1511年創(chuàng)作的一幅壁畫作品《雅典學院》,現(xiàn)收藏于意大利梵蒂岡博物館。該畫以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舉辦雅典學院之逸事為題材,以極為兼容并蓄、自由開放的思想,打破時空界限,把代表著哲學、數(shù)學、音樂、天文等不同學科領域的文化名人會聚一堂,以回憶歷史上黃金時代的形式,寄托了作者對美好未來的向往,表達了對人類追求智慧和真理者的集中贊揚。

  森林學院的大愛課堂正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與西方教育的智慧結晶的現(xiàn)實體現(xiàn),是整個森林學院最濃墨重彩的一筆,在這里孩子可以席地而坐,聆聽古代先賢們的智慧之言。傳統(tǒng)的儒家思想提倡身體力行,王陽明也曾說過知行合一。

  學習取法于自然,寓教于樂,在幽靜的小路邊,小河潺潺而流,從孔子,王陽明到拉斐爾,中外先賢都把文化放在最高的位置,傳承精神遺產(chǎn)是不忘華夏文明的外在表現(xiàn),而森林學院則是這種精神傳承的最好體現(xiàn)。

  對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向往,從古至今,從未停止,無論是古埃及的金字塔,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,還是中國的長城,華夏大地遺存的處處古跡,都是對文化的致敬,對知識的傳承。森林學院的建立,就是不忘初心,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延續(xù),這也是崇明島大愛城美好社區(qū)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
  作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?shù)拈_發(fā)企業(yè),崇明島`大愛城想要給予朋友們的不僅僅是一個房子,而是一個人人能夠參與進來,建設自己家園的美好社區(qū),在這里有身體力行,有稼穡之樂,有友愛互助。

  這是一個有溫度,有活力,有內涵,有文化的溫馨社區(qū)。

  我們所羨慕古人路不拾遺,夜不閉戶的良好鄰里關系,我們想要實現(xiàn)人人互敬互愛的睦鄰關系,都會在此一一實現(xiàn)。對此,我們殫精竭慮,不敢懈怠,一路向前。

  道路是漫長的,前途是光明的。

  崇明島·大愛城

  美好可期,未來可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