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廣網(wǎng)武漢3月5日消息(記者肖源 左艾甫)據(jù)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《新聞縱橫》報道,武漢市江岸區(qū)永清街道的沈陽社區(qū),是個典型的老舊小區(qū)。轄區(qū)內(nèi)60歲以上的老人有1165位,占到全社區(qū)常住人口的近23%,他們中的很多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、行動不便。社區(qū)嚴格封控的半個月以來,如何保障老人們的生活物資供應(yīng),成了擺在基層干部面前的一大難題。

  就在這時,一群年輕人加入到了為老人服務(wù)的隊伍中。近日,記者在這里蹲點駐守,深度觀察。那么,這個有年輕人守護的“老”小區(qū)里到底都發(fā)生了什么?

  郝夢齡路和張自忠路,包裹著永清街道的沈陽社區(qū)。不遠處,是長春街、沈陽路、撫順路、蘆溝橋路……這些地名,共同紀念著一段艱苦卓絕的斗爭。

  1995年出生的付千作,貓在社區(qū)辦公室二樓一個不起眼的角落。每天早9點到晚9點,坐在電腦前做著別人看來很是枯燥的活。她告訴記者:“不會玩手機的、不會用微信的、不會團購的老人,到各個值守點位找那里的志愿者,寫下他們需要采購的物資單,反饋給我,我就打印單子。打印出來之后再給負責(zé)采購蔬菜的志愿者,明天一大早他們就會去采買!

江岸區(qū)為各個社區(qū)采購的20元菜,作為居民買菜的選擇之一,團購的菜品豐富些、價格便宜些(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左艾甫 攝)

某戶居民委托社區(qū)代買的菜品清單(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左艾甫 攝)

  付千作從小生活在這里,她自稱是沈陽社區(qū)的“原住民”。微信上不斷蹦出的機械的叮咚聲,在付千作耳朵里,都是一張張具體而生動的面孔。她說:“小時候社區(qū)的居民給予過我?guī)椭,現(xiàn)在社區(qū)有難,我覺得我應(yīng)該在,互助友愛的社會就是這么形成的。老人們都是看著我們長大的,我們看著他們變老,都是生活在一個院子里的……”

1995年出生的付千作說,我看著這些爺爺奶奶慢慢變老,一個大院里住了很多年……(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左艾甫 攝)

  早上7點,拿著付千作頭一天收集、打印出來的居民采購清單,43歲的社區(qū)居民杜崎坐上車,前往指定的蔬菜采購點,為老街坊們買菜。杜崎告訴記者:“像今天居民需求的菜、米、油、鹽,我基本上是早上幫忙去采購,采購回來就到吃午飯的時間了。吃完飯之后,下午就開始在各個點給他們分。我們小區(qū)孤寡老人多,市民們年前存的東西吃完了,得有人幫他們采購。我從小在這里長大,四十幾年了,都是老街坊?吹轿耶斨驹刚,我們這的街坊鄰居都說,這小孩挺好的。他們把我當自己家的孩子一樣,都是長輩,我?guī)退麄兙拖喈斢趲妥约杭胰。有時候我媽給我打電話也說,老街坊鄰居,能幫就幫一下,我說,我知道!

杜崎為老街坊們采買的蔬菜,家家戶戶需求不同,每一家的菜都不一樣(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左艾甫 攝)

  每天早上出門前,杜崎都會跟附近的老街坊們打個招呼,問一聲,要不要帶點什么。他說:“免得街坊們再找社區(qū),最后還是要我們?nèi)プ。我們要是不往前沖一下,社區(qū)忙不過來。社區(qū)總共就幾個人。我們主動一點,對社區(qū)來說,也減輕了負擔(dān)。大家互相幫忙,疫情早一點過去,我也想早一點上班!

  街坊甲:謝謝你,蠻辛苦的,我們也是沒辦法。

  街坊乙:謝謝,謝謝。

  年輕的居民志愿者:不謝不謝,嬢嬢。

  連聲道謝的街坊們,是這些志愿者的爺爺奶奶、叔叔嬢嬢。

  “感謝,您捐給我們這些小白菜,我至少要知道您的名字叫什么……”上午10點多,沈陽社區(qū)副書記王銳端接了一個電話,以賣菜為生的居民,不知道從哪里搞了些小白菜,要通過社區(qū)捐給街坊們。王銳端說:“我們的居民——賣菜的商戶,要給我們社區(qū)捐小白菜。每天都有很多感動包圍著我們,我覺得能做多少就要做多少!

  王銳端還在路上,捐小白菜的老談的車已經(jīng)開到了小區(qū)門口。

  王銳端:您好,您現(xiàn)在在哪里?是勝利街和張自忠路的出入口,對吧?您難道開著車?是您嗎?這么多!謝謝您!我好像認得您。

  老談:不要緊,我就在里面賣菜的嘛,你怎么會不認得我呢?100多斤呢!拖進里面去,這些袋子也扔里面。筐子先放在你們這里,明天我再過來拿。

  王銳端:太感謝了。

  記者:您還送一把塑料袋?

  老談:要不然分菜用什么裝呢?

  王銳端:太貼心了。

  老談:我去拉菜,看這個菜便宜,我就帶一筐回來,也不值什么錢。

  記者:這一筐菜您花了多少錢?

  老談:200多塊錢。


賣菜為生的居民老談捐給社區(qū)一百多斤新鮮小白菜(央廣網(wǎng)發(fā) 受訪者供圖

  聊著聊著,老談“露了馬腳”。

  老談:因為我老在這地方賣菜,都是熟人,也不值什么錢,帶一把兩把的,也沒什么。他們就要幾把菜,我從墻上翻過來,丟到里面。

  王銳端:不能這樣了。

  老談:關(guān)鍵我是沒辦法,因為我們沒有出門證件……

  王銳端:因為是這樣的,如果每個商戶都開業(yè)的話……

  老談:不是,我沒開業(yè),我的門關(guān)著的。

  這次,老談是翻墻溜出小區(qū)的,有年齡大、不會用微信的老街坊,吃得不多,不想因為買一點菜給社區(qū)添麻煩,就找到平常賣菜的老談。順路見著有新鮮的小白菜賣,老談買下了一百多斤捐給社區(qū)。

  老談:有老年人想買兩把菜,都是老年人買,他們不會網(wǎng)購,年輕人沒有一個人買的。

  王銳端:我知道,很能理解,您也是出于好心。我們也會幫他們。因為疫情期間,確確實實不可能面面俱到,我們通過團購的形式,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自己先墊錢買一部分,如果居民要的話,我們就直接給他們,所以非常感謝您。

  老談:不要緊。

  王銳端:還是少出門,盡量少出門……

  王銳端說,社區(qū)里經(jīng)營商鋪的居民,都有自己固定的進貨渠道,他們特別想幫周邊的居民做點什么。但很多商戶年齡比較大,社區(qū)擔(dān)心他們經(jīng)不住長時間高強度的勞動,就沒有讓他們加入到志愿者隊伍當中來。她說:“我們這一條街全都是賣菜的商戶和賣肉的商戶。商戶本來就不能出去,他們也希望能夠幫到社區(qū)。但如果讓每一家商戶都開門,那么又會出現(xiàn)交叉感染的問題!

  沈陽社區(qū)的13名志愿者,都是在這個社區(qū)里長大的。疫情發(fā)生以來,他們就幫著身邊的老年居民做一些跑腿的事情。2月20日,社區(qū)進一步嚴格封控之后,這13個年輕人加入到社區(qū)組織的志愿者隊伍當中,分成四個工種:代買蔬菜的、代買日用品的、代買藥品的,以及收集物資需求信息的。當年的小娃娃,現(xiàn)在都成了大姑娘、小伙子。

沈陽社區(qū)的年輕人為老年重癥慢性病居民采購回來的藥品,有時一位老人的藥,得跑三四家醫(yī)院才能買齊(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左艾甫 攝)

  王銳端說:“我們這里老年人居多,不會用手機的也很多。我們13名志愿者,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在里面,大家覺得都很親切,做這些事情就會更有勁。年輕人是國家的主力,所以都要出來,讓我們的老年人享受到青年人為他們提供的服務(wù)。因為老年人曾經(jīng)為我們的國家付出過,現(xiàn)在是我們保護他們的時候了。有的老年黨員愿意出來做志愿者,我說你們別出來,你們就是保護對象,你們安全了,我們社區(qū)才會更安全!

小區(qū)里的年輕人笑稱,他們是“見活就干,見飯就吃,別拿自己當外人”(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左艾甫 攝)

  晚上6點半,社區(qū)內(nèi)老舊的街巷里,炒菜的香味從亮著燈的窗戶里飄了出來。

老舊的小巷里亮起了燈,窗戶里飄出了飯菜香(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左艾甫 攝)

  “七八五十六,三五一十五……”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,從四層的窗戶里探出頭,朗朗地背誦著乘法口訣。

  沈陽社區(qū)保留的唯一的出口,正對著一條馬路,名字叫“勝利街”。